•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搞钱第一” 中国年轻人疯求神拜佛

2025-01-30 华人关注

近年来,大陆年轻人对求神祈福的热潮持续升温,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和就业压力下,许多年轻人将寺庙作为精神安慰的场所。 在此背景下,求财和求事业的人增多,求婚姻、情感方面的诉求则减少许多。

凤凰网报道,2019年《去雍和宫烧香的年轻人》一文广为流传,凸显大陆年轻人热衷寺庙祈福的趋势。 此后几年,这股热情不仅未曾减退,反而愈加高涨。 有人花钱烧香、请手串,也有人自愿做寺庙义工,还有北京人总结出“求财去雍和宫,求职去卧佛寺”的规律。

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佛学学者成庆观察到,现代人普遍面临集体性心灵危机,对未来和周围的一切产生怀疑。 许多年轻人对前途失去信心,纷纷转向求神拜佛和算命卜卦,试图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与确定性。

成庆指出,大约在2015年前后,大陆烧香拜佛的人群逐渐年轻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白领开始增多。 有报道称,一位北京白领连续两三年抢到雍和宫的“头香”,这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

求财和求事业的人增多,求婚姻、情感方面的诉求比例变弱。 成庆认为,这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近几十年,大陆民众接受的是高度个人主义的教育,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人们更专注于事业和财富,与家庭相关的婚姻和生育逐渐被视为负担。

“搞钱第一”   中国年轻人疯求神拜佛

成庆说,较为发达的国家都会存在这种现象,但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个人主义教育导致家庭和家族的碎片化,家庭关系逐渐瓦解和疏离。 年轻一代失去了对亲密关系的向往,不仅是婚姻和恋爱的需求淡化,父母与子女,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在逐步疏远。

成庆指出,许多人认为“搞钱是第一位的”,以为财富能搞定一切关系问题。 虽然物质财富保障了基本生活,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深度连接,才是人类的基本社会需求。 网络提供的社交往往表浅且不稳定,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拥有财富,仍然可能面临心理问题。

成庆说,赚钱变得越来越难,即便是那些曾经享受时代红利的人,也开始觉得幸福的边际效用急剧下降。 许多人产生了怀疑,一些人担心未来赚不到钱该怎么办? 另一些人虽然还能赚到钱,却找不到幸福的依托点。

成庆提到,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心灵消费主义”。 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将精神安慰转化为可以买卖的商品。 常见的心灵消费包括去寺庙求手串、买文创商品、佩戴寓意吉利的水晶饰品等。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microheadline.com
来源:https://news.creaders.net/society/2025/01/30/2827154.html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