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随着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加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消费者置于芯片之上。报道指出,中国政府已将其经济重点转移到刺激国内需求上,将重点从投资于帮助中国成为出口大国的技术和工业上转移开。
在上周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谈到需要“大力”努力“全方位”提振消费和国内需求,并承诺通过扩大中国的预算赤字来为此提供资金。
他们在一份工作报告中强调,在2025年的9项经济重点中,消费是第一项,高于习近平此前的战略目标,如投资于所谓的“新质生产力”,这清楚地表明了北京方面对明年增长的担忧。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分析中心(Center for China Analysis)研究员Neil Thomas表示,就此次会议发出的宏观信号而言,关注消费是一个更好的情景。
Thomas说道:“习近平没有放弃他的其他经济和政治目标,但我认为他确实意识到,他需要保持一个经济增长的基线,以确保他更广泛的民族复兴议程能够继续向前推进。”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三年的低迷打击家庭财富之后,中国经济正努力应对国内需求低迷和严重的通缩压力。
为经济提供动力的出口面临着即将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征收更多关税的威胁。
尽管如此,为期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缺乏细节,让市场怀疑“大力”促进消费可能意味着什么——特别是考虑到共产党领导人对西式社会福利和财政刺激措施的厌恶。
野村证券(Nomura)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写道,有关措施的细节可能要到明年3月召开的中国人大会议上才会公布。
(截图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的领导人们已经逐渐改变他们支持刺激消费的基调。今年9月,金融监管机构宣布针对股市和房地产的货币刺激计划。随后,中国财政部为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进行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4万亿美元)的债务置换。
但令市场失望的是,中国政府迄今尚未宣布任何协调一致的财政刺激措施,而在北京方面府最初宣布刺激计划后,中国沪深300指数已较10月8日的峰值下跌近12%。
与此同时,中国主权债券的涨势仍在继续,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1.77%的创纪录低点,突显出投资者对增长前景的担忧。
2008年,中国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帮助世界经济摆脱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低迷。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当时的刺激计划主要投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果放在今天,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刺激规模就需要扩大数倍。
经济学家认为,鉴于已经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类似的计划现在不会产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响。他们认为,需要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让家庭有信心现在就能够消费,而不是为未来储蓄。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家庭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部分原因是需要为突发卫生事件储蓄,以及缺乏足够的养老金。
一位政府政策顾问告诉英国《金融时报》,官员们可能正在考虑通过扩大医疗保险计划的覆盖范围及其报销水平等措施将资金输送到家庭。目前,家庭不得不为慢性健康问题自费支付大量费用。
该顾问表示,政府还可以扩大教育资金和免费教育年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将这些领域确定为重点,称当局应“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
总体而言,经济学家表示,他们预计电子产品和汽车等升级产品将获得更多补贴。
北京方面似乎也将使用更多的货币杠杆。瑞银(UB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指出,政策制定者将实现通胀“合理反弹”作为目标,暗示可能会进一步降息和放宽货币政策。
由于激烈的竞争和低需求压低价格,中国生产商两年来一直面临通缩压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经济学家表示,他们预计“社会福利支出将小幅增加”,并对贸易逆风发出警告。他们将维持对中国名义GDP同比增长3%的“低于共识”预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消费,但它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危机几乎没有提供什么新信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市场是困扰中国家庭的信心危机的最终根源。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Neil Thomas表示,明年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焦点将是,中国共产党是否会将其刺激经济的承诺付诸行动。
Thomas表示:“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付诸行动。”
他警告称,习近平的重点将是“努力在短期增长稳定与长期经济议程之间取得平衡”。这些长期经济议程包括减少债务、改善社会稳定和确保战略技术目标——这些领域“并不总是有利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