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文艺领域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1。1984 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两个身影的出现,如同点亮了一盏新的明灯,为春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他们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
那时的春晚,虽然氛围热烈,但节目形式相对单一,许多节目甚至还没有明确的专业名称1。陈佩斯和朱时茂带着他们的《吃面条》登上舞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目表演,更是一次艺术形式的开创2。在他们的坚持下,“小品” 这一艺术形式正式在春晚舞台上落地生根,《吃面条》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喜剧小品。
舞台上,陈佩斯端着空碗,那狼吞虎咽的吃面模样,仿佛真的在享受一顿世间少有的美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喜感,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这个经典场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中2。也正是从这个节目开始,春晚小品开启了它辉煌的篇章,而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组合,也自此成为了春晚舞台上无可替代的 “绝配”。
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们如同被赋予了喜剧的魔法棒,不断推出经典作品。在陈佩斯的 20 次小品表演中,有 19 次都是与朱时茂携手合作1。《拍电影》里,他们将电影拍摄背后的趣事演绎得妙趣横生;《羊肉串》中,陈佩斯那极具特色的叫卖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胡椒面》里,两人对细节的把控让简单的场景充满了欢乐。
然而,要说其中最为经典的,当数《主角与配角》。朱时茂后来在采访中透露,这个小品竟然没有剧本,完全依靠他们在舞台上的临场发挥。在小品中,陈佩斯为了当上主角,也就是代表正义的 “正派”,耍尽了各种小聪明。角色互换时,他那滑稽的动作和表情,以及 “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等经典台词,不仅让观众笑出了眼泪,更成为了那个时代广为流传的热梗。
他们还创作了《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等众多小品,在这些作品中,陈佩斯总是以 “反派” 的形象出现,而朱时茂凭借其高大帅气的外形,成为了正义的化身 ——“正派”。久而久之,这样的形象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
1998 年,他们带着精心打磨 7 年的《王爷与邮差》再次登上春晚舞台1。在这个小品中,邮差通过装傻充愣戏弄王爷,不仅制造了大量的笑料,更在最后勇夺第一为中国人正名,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现场掌声雷动1。也正是凭借这个作品,他们赢得了当年春晚观众最喜欢的节目一等奖 ——“伊利杯”1。此时的他们,无疑站在了春晚舞台的巅峰,受到了观众和央视的双重认可1。
变故横生的转折
然而,辉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在《王爷与邮差》的表演过程中,看似顺利的背后,却是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的惊心动魄和胆战心惊1。刚一上场,他们就察觉到了不对劲,话筒时不时地掉落,头套也有些松动,就连最基本的道具扇子也是坏的,而原本应该配合演出的音效,直到表演结束都没有响起1。
当表演结束的那一刻,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要知道,这可是全国人民都在观看的春晚舞台,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成为无法挽回的灾难。更何况,这个作品是陈佩斯花费了 7 年时间精心打磨的心血之作1。
其实,早在这次事件之前,陈佩斯就已经对春晚的一些情况感到失望。10 年前,在排练《黑娃和狗妞》时,他主动提出变换拍摄手法,虽然最终效果让观众十分满意,但演员们却累得够呛1。1995 年,他又尝试将《赶场》变为户外小品,想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可导演却更倾向于求稳,这种理念上的矛盾,使得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大打折扣1。
陈佩斯在回忆这段春晚历程时曾说,他的心中有骄傲,毕竟自己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了欢乐,但更多的是心酸和 “狼狈”。每年都为了春晚忙碌,却总是无法完全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开始感到疲惫,也萌生出了暂时退出春晚的想法1。
可还没等他主动做出决定,1999 年,一件让他无法容忍的事情发生了。陈佩斯和朱时茂发现,他们曾经在春晚表演过的 8 个小品,未经他们本人允许,就被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刻成光盘进行售卖1。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了,早在 5 年前,他们就曾因为版权问题和央视产生过纠纷,当时在邹友开的协调下才得以和解1。如今,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陈佩斯再也无法忍受,他毅然决然地和朱时茂一起,将央视告上了法庭1。
这场官司的结果,公众心里都很清楚,正义站在了陈佩斯和朱时茂这一边,央视最终赔礼道歉并做出了赔偿1。但不可避免的是,此后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们的身影,他们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 “封杀” 了1。
出处殊途的人生
对于这样的变故,陈佩斯和朱时茂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或许也与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有关。
朱时茂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他出生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母亲生育了 10 个孩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1。作为中间的孩子,他常常被忽视,身上穿的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每天的饭菜只有咸菜拌饭,上学时甚至连一个书包都没有1。12 岁时,父亲的去世更是让家庭经济雪上加霜1。上初中时,他每周仅有两毛钱的生活费,每天只能买 2 分钱的青菜,吃肉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1。为了能吃上肉,他只能和同学通过 “摔跤” 来赢得一些吃肉的机会1。
后来,朱时茂参军,凭借出色的外形开始参演电影1。1977 年,他得到了谢晋导演的赏识,出演了《牧马人》中的许灵均一角,成为了万千少女心中的偶像1。再后来,他进入八一制片厂,与陈佩斯相识1。
而陈佩斯出身演艺世家,父母在荧幕上塑造的 “经典坏蛋” 形象深入人心1。他继承了父母的演艺天赋,在八一制片厂的 10 年里,不仅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还开创了中国喜剧的 “二子系列”1。1979 年,他凭借《瞧这一家子》出道,之后又和父亲接连合作了《父与子》《父子老爷车》《爷儿俩开歌厅》等作品,通过父子之间的冲突,为观众带来了无数家庭笑料1。
与朱时茂相识时,陈佩斯已经在喜剧界闯出了一片天地1。家庭的艺术氛围熏陶和自身出众的能力,让他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有着清晰而坚定的目标1。他不在乎名利和荣誉,一心只想追求纯粹的喜剧艺术,所以,当面对与央视的纠纷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内心,哪怕为此要付出巨大的代价1。
判若云泥的生活
陈佩斯和朱时茂退出春晚后,他们的作品依然是观众心中的经典,而他们的后续发展也备受关注1。
尽管与央视的风波过去后,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关系依旧很好,现在也经常能看到两人的合影,但他们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从外表上看,同样的年龄,陈佩斯看起来已经有了爷爷辈的沧桑,而朱时茂却依旧显得年轻,在电视剧中客串 “爸爸” 的角色时,还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惊喜1。
在生活方面,朱时茂早在成名前就已成家,但在名利的诱惑下,他将妻儿送往国外,自己独自在国内享受着所谓的 “潇洒生活”1。他打着工作的幌子,与一些女演员举止亲密,甚至被拍到当众亲吻王思懿,还与李小冉等传出过绯闻1。更让人不齿的是,他还与剧中的 “女儿” 关系暧昧不清,被狗仔拍到后,不仅不承认,还反骂对方造谣1。后来,他似乎破罐子破摔,多次被拍到与年轻美女约会1。
在事业上,朱时茂也再难有新的突破,每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似乎都是在依靠从前的名气来蹭热度1。甚至为了增加关注度,他还特地请来陈佩斯帮自己直播1。观众们看不到他的努力和进步,只看到了他对过去辉煌的依赖和享受1。
相比之下,陈佩斯则始终坚守着自己对喜剧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在电影、配音、话剧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即使登上综艺节目,他也是为了传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1。在生活中,他与原配妻子携手走过多年,感情始终如一,对儿子的培养也十分用心,如今已经过上了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1。
从艺多年来,陈佩斯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拒绝参加各类颁奖典礼,因为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价值并不需要用奖杯来衡量1。他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低俗趣味,始终保持着对喜剧艺术的敬畏和专注1。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晚年时再次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尊重1。
2002 年,央视再次向陈佩斯和朱时茂发出邀请,但陈佩斯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了争一口气,果断地拒绝了央视1。随后,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托儿》开始了全国巡演1。而朱时茂虽然也参与其中,但在巡演进行到一半时,他就因为觉得太辛苦而选择了放弃,还表示 “陈佩斯是个有追求的人,我吃不了这个苦”1。或许,这句话正是他们两人在人生道路上逐渐分道扬镳的真实写照1。
陈佩斯
春晚
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