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四个月了,就着最近的热点新闻想写一下我跟我老婆找月嫂的一些经验,供还在孕期或者准备要生娃的新手父母参考。
我们大概是去年年底在孕期12周的时候开始联系月嫂的,最后面试了5-6个月嫂之后选择了我们最后用的。
当时其实就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所以还是决定等用完月嫂再写这篇总结。结果月嫂下户之后家里事情一直也很忙,这篇经验分享就一直被搁置了。
面试
我当时很坚决的一个点就是,只会考虑朋友,而且是很熟很close的朋友最近这几年用过的月嫂。
所以一开始找月嫂的时候,把我身边认识的湾区西雅图和LA最近这两三年用过月嫂的朋友都问了一遍。
不出意外的是,即使我们已经as early as 12-week,有一半联系的月嫂的档期已经订满了。
对于那些还有档期的月嫂,我们每一个都安排了30-60分钟的一个“面试”。
我老婆在网上找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大致就是几个方面:
⭕️价格
⭕️档期
⭕️在美国的身份
⭕️做月嫂的经验
⭕️精神状态
⭕️沟通表达
⭕️技术问题
价格,档期,身份,做月嫂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直接,直接问问题就好了。
技术问题我老婆提前准备了一些诸如:黄疸,洗澡,脐带,早产这些相对有着正确答案的问题来做为快筛。
反而是精神状态和沟通表达这两个方向,不是那么的straightforward。但是对于一个要在家里朝夕相处两个月的人,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不仅技术过关,还可以融洽生活的月嫂阿姨。尤其是可预见的当遇到大家理念不一致的情景时,希望几个人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分歧。
我们总结出的一个经验是让月嫂自己讲一下一天从早到晚的一个agenda,我们后来发现这个问题特别好。因为它不仅仅可以看出月嫂的经验,而且可以特别好地判断月嫂的沟通表达能力。当你跟不同的月嫂聊,你会发现有的月嫂不知道是没有经验还是因为沟通的原因,完全答非所问,或者讲一讲就开始偏题。
最后问完问题,我们也会有一小段的自由聊天时间,也是观察月嫂精神状态的机会,也会发现有的月嫂特别在乎工资,有的更在乎跟宝妈和宝宝的关系等等等等。
我们聊到最后,在A朋友和B朋友两家人推荐的两个月嫂李姐和王姐最后纠结了一两天。其实也很像在公司里招人,不同的月嫂之间都有着不同的 Pros/Cons。
李姐比较年轻,沟通起来心直口快,照顾的过程特别强调爸妈的参与,目标是希望她下户之后爸妈可以无缝衔接宝宝的照顾。王姐则主打一个全包全能,目标就是上户期间爸妈可以完全撒手,从家里的收拾到对妈妈和宝宝的照顾,都完全一个人包揽。
所以来到我们面试的最后一个 Tips,我们会找月嫂各要一个我们不认识的 reference,再做一轮背调。然后我还会找到之前推荐的朋友,会多问一个问题:你对推荐的这个月嫂有什么“你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再根据最后收集到这些信息做最后的决定。
看下来整个过程确实很像招聘,从前期 referral 到面试的时候的技术问题+行为问题,到最后出offer前的 reference。我们还用 Notion 的模板做了一个表格来记录不同月嫂的面试结果。
图源一亩三分地 版权属于原作者
后续
最后我们选择了王姐,两个月的时间总体的合作还是比较愉快的。一开始的两个礼拜,经历了一些磨合,但是通过充分沟通和搞明白分歧之后,合作就变得特别顺利。王姐也确实如之前推荐的朋友说的,特别给力,一天从早忙到晚,做饭,打扫卫生,收拾家里,照顾宝宝和宝妈。从结果来看,也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 hiring decision。
月嫂是不是必需的?
虽然大部分身边的朋友还是会选择月嫂,但是也有认识的朋友因为各种原因决定自己DIY,如果让我们再来一次我们应该还是会选择王姐做月嫂。
但是我跟我老婆也都觉得月嫂不一定是必需的,尤其是对非新手爸妈。
我觉得有几个因素会影响是否找月嫂的决定:
1.有没有长辈来帮忙搞定家务事情(收拾家里,做饭洗衣),2.爸爸的产假的长短,3.爸爸妈妈是不是愿意钻研如何带娃也愿意亲自带娃。
回到我们当时的情况,虽然我和我老婆都蛮喜欢学习如何带娃,也 enjoy 跟宝宝建立联结看着她一天一天长大的体验,但是回头看条件1和条件2我们都不满足,所以还是决定请了月嫂。
反过来说,如果爸妈能够在这边帮忙,我又能有一个 >= 3 个月的产假,我们真心觉得不请月嫂可能也还好。省钱可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