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寒风凛冽 60%国人拿不到年终奖

2025-01-28 华人关注

近日,中国两大知名的在线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拿不到2024年年终奖的人从2023年的20%扩大到至少60%,拿到年终奖的人,奖金也少了一成多。财经人士分析其中的原因。

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委靡。持续低迷的消费物价指数和下跌了两年多的生产者物价指数让人感受到经济寒气。

不久前,官方公布了2024年中国GDP的数据——年增长5%。财经领域创作者“火星宏观”27日的文章表示,越来越多的人面对5%的经济增长怎么也激动不起来。因为距离过年只有一周的时候,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职场人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只有4成职场人预计有年终奖入袋。年终奖平均值为6,091元(人民币,下同)。

港媒在2025年1月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其600多名受访者中,只有20%的人表示,他们今年将获得年终奖金,数据比智联招聘的调查结果还要差。

而2024年1月份,前程无忧在《2023年终奖水平调查》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有接近80%的人拿到了年终奖,人均奖金为6,950元。

这三份报告意味着,拿不到年终奖的职场人从去年的20%扩大到至少60%,拿到年终奖的人,奖金也减少了12%。

过年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年度假期,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大多都会在过年前后发放年终奖。

年终奖的意义之一是,衡量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筹码。每到1月份,大陆的社交媒体上讨论年终奖的话题就特别热闹。过去几周,“年终奖金是真正的试金石”这个话题在微博上获得了超过1.2亿次浏览,“浦发银行不发年终奖发一封家书”还上了热搜。这是因为中国大约4亿有单位的劳动力,特别是其中具有跳槽年龄资格的年轻劳动力,往往会用年终奖来衡量单位和行业来年的财务状况和竞争力,以及是否跳槽重新就职的重要依据。这也是中国的公司促业往往选择在过年前后支付年终奖的主要原因。

官方宣称去年中国GDP增长5%,为什么拿不到去年年终奖金的人却增加了2倍,拿到年终奖的人,奖金也少了一成多?

“火星宏观”的文章表示,一是中共国家统计局使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与习惯于用到手的钱即收入来衡量经济状况,理论与实际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是GDP增长速度是按不变价计算的,但企业的利润和个人的收入是按现价计算的。

2024年中国GDP增长5%,指的是三个产业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之和比2023年增长了5%。在计算过程中,由于西瓜的数量、芯片的数量、给你看一次感冒的服务量并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按金额相加,再除以价格指数,最后得出可比价的增长。

这两年由于持续的投资,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去年CPI上升0.2%,但PPI下跌了2.2%,房价也显着下跌,所以虽然可比价GDP增长了5%,但按现价计算,GDP为134.9万亿元,仅增长4.2%,GDP的价格缩减系数下降了0.8%。也就是说,2024年包括工农业产品、建筑工程、商品房和服务的价格,平均下跌了0.8%。

三是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来看,收入角度的经济比生产角度的经济,差距很大。

从财政角度来看,2024年,税收收入为17.5万亿元,下降了3.4%,各级政府的基金收入为6.21万亿元,下降了12.2%,仅包括罚没收入的非税收入增长25.5%至4.47万亿元。这三项合计的公共财政收入为28.18万亿元,下降了2%。

寒风凛冽  60%国人拿不到年终奖

图为上海苏州河畔。(法新社)

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预告披露接近尾声。截至1月25日,A股市场有2,7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业绩盈利且净利润增长的仅有900家,占三分之一。已经预告亏损的公司为1,315家,占接近一半。

今年1月17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声称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去年增长5.0%。对此,很多大陆网民表示不信。有网友总结一列数据,质疑“如何在各项指标增长数均不足5%的情况下,GDP可以增长5%”?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microheadline.com
来源: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5/01/27/2825982.html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