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春运已经启动,中国国内的经济不景气却成为了今年春节期间的热门话题。今年的春运,广铁集团报告称,旅客量达到 1337.1 万人次,比去年增长了 2%,但同时,也有不少不寻常的现象引发关注——在抖音等平台上,出现了春运期间高铁车厢空无一人的影片,这一反差现象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
今年不少返乡的旅客选择了传统的绿皮车,而非高铁回家。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因为许多人在经济压力下选择了更为经济的方式。胡先生,一位从广东回长沙的旅客表示,尽管高铁的舒适度和速度更具吸引力,但今年的票价让他和身边的朋友选择了较为便宜的绿皮车。这一选择使得原本相对宽敞的车厢变得拥挤不堪,走道上、人群中,皮箱堆积如山,显示出今年春运的特殊景象。
此外,今年春运期间的高铁票价也成为了讨论的热点。与往年相比,高铁票价的涨幅较大,尤其是高级座位的票价,让不少人感到无法负担。对此,胡先生表示,尽管高铁的时间更短,但与其支付高昂的票价,还不如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火车,这样既能省钱,也能保证顺利回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开始推出一系列的倡议,呼吁民众以更为节俭的方式过年。例如,广西百色市发起的“不超过 20 元的小额压岁钱”倡议,便试图在节省开支的同时,保持传统的过年氛围。然而,这一倡议却引发了不同的声音。一些在北京居住的市民表示,尽管他们理解这一提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感到困难。黄先生表示:“中国人讲究面子,20 元的压岁钱可能不够看,100 元才是常态。”他认为,尽管经济不景气,但传统的习俗还是让人无法轻易放弃。
更有评论指出,官方倡议的“文明过年”背后,其实反映了经济困难的真实情况。独立评论人季风表示,这些倡议的推出,可能是政府试图淡化经济困境的表现。他指出,尽管政府在两会期间强调经济增长,实际上,超过 70% 中国人口的工薪阶层和打工族的收入情况并不乐观,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春运的景象如此特殊的原因之一。
民众表示尽管高铁的时间更短,但与其支付高昂的票价,还不如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火车,这样既能省钱,也能保证顺利回家。 图:翻摄自百度
除了票价问题,今年春运的另一大问题是交通拥堵。随著自驾出行成为春运的主要选择之一,车辆拥堵的情况愈加严重。网友反映,从东莞出发的车主表示花了整整一下午也未能离开广州,而从上海出发的车主则需要 12 个小时才能到达南昌。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春运的焦虑,也显示出今年春运的特殊性。
总的来看,今年春运的景象与往年大不相同。经济不景气让人们的消费意愿大幅下降,返乡方式的选择也变得更加理性与节俭。尽管如此,传统的过年习俗依然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无论是“压岁钱”还是团圆饭,都成为了节日氛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压力下度过一个既节俭又有意义的春节,成为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