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最近推出了一篇报道《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 上海政协委员忧心集采药物疗效不稳》。
相关新闻:降压不降、麻药不睡!集采药遭上海医生联名质疑
不过,还有比集采更狠的。
比如,消失已久的针刺麻醉,又重出江湖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周嘉教授领衔成立了国家针刺麻醉临床研究联盟,举办了第一届现代针刺麻醉学术论坛。
所谓针刺麻醉,就是用针灸做麻醉开刀。它不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而是上世纪困难时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被“发明”出来的一种土方法。
网上有一篇文章,北京中关村医院退休大夫刘京林在接受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熊卫民采访时回忆,
“我们医生很不愿意用针麻。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也很紧张。化学麻醉,打完麻醉药后,我们会用夹子夹一下病人,问他疼不疼,他不疼,大夫才下刀,对吧?可做针麻,不准问疼不疼。若问,他肯定会答疼。没打麻药,他能不疼吗?大夫只能不问,“呱唧”一刀就下去了。
有一回我们医院里有个司机做疝气手术,用的也是针麻。手术是我给做的,当时他没吭气。我觉得他的肌肉不是很紧张,他又没叫,就以为那次的针麻挺成功。不料他回到病房就大哭起来。医护人员害怕了,说小臧大哭,叫我去看。我问他:“小臧,你怎么啦?”他说:“痛死我了!”我说:“疼你干嘛不吭气儿?你说疼我们可以下麻药的。”他说:“落在你们手里,我说管什么用?!”他特别的痛苦,特别的委屈。
刘京林说,“当时卫生局有规定,动手术时,必须有百分之几十的针麻——好像是针麻比率必须不少于20%还是25%。要是没完成任务,你就会挨批评。“
但最终,由于医护抗拒、病人更不接受,针刺麻醉还是被抛弃了。
没想到,今天,这种已经被历史扫进垃圾堆里的东西,又被人捡起来了,又是组建临床研究联盟,又是举办全国学术论坛,有做大做强、全面推广之势。
你有没有后背一紧?
当年,之所以发明出针刺麻醉的土办法,是因为那是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现在呢?
政协委员反映“麻药不睡“,应该是指纳入集采的国产麻醉试剂质量不稳的情况。与此同时有人大张旗鼓推出针刺麻醉,是因为这种质量不稳的国产药也供应不足了吗?还是因为,针刺麻醉成本更低廉,可以节约相关费用?
但问题是,当年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熏陶、成长起来的人们都畏惧针刺麻醉,怕得要死,现在的似乎要更娇嫩点,能接受针刺麻醉吗?如不接受,是不是也要下令定比例、定指标?
再说点历史。
刘京林回忆,当年几乎与推广针刺麻醉同时,他亲历的另一项“医疗创新“是打鸡血运动。”当时说打鸡血包治百病,可我没见打鸡血真治好过什么病。一段时间后,有位病人在打了一针鸡血后突然休克,幸亏抢救得及时,否则他就死掉了。医生们害怕,打鸡血门诊就收摊了。"
“打鸡血”如今常被形容一个人情绪极端亢奋,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但是在历史上,打鸡血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场景。
据考证,上世纪50年代,江西南平的老中医俞昌时偶然发现,鸡的体温高达43摄氏度。他由此认为鸡的抗菌抗病毒能力也一定很强。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中西结合,注射鸡血,提高人的免疫力。
当时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一名潜藏在大陆的国民党军医,被抓获并判了死刑,在他临枪毙前,他献出了一个可以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祖传秘方,得以豁免死罪。这个方子,就是注射鸡血。
反正,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鸡血疗法风靡全国。
但是,随着更多人因此致病、致残甚至致死,最终,鸡血注射疗法在历时约10个月的全民狂热之后戛然而止,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而今,随着同时期的针刺麻醉再次回归现实,随着更多疗效显著的原研药被逐出人们的生活,我在想,莫非是有人被重新打了“鸡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