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概在闺女小学2年级的时候,给她买了iPad。4年级的时候,给她买了手机。那时候大人和孩子都没做好准备,就把电子产品交给孩子了。
小时候玩pad的时候还好,她只是玩上面的游戏。如果大人陪她玩,她就不玩pad了。后来她学会了看视频,情况就有点恶化了,她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需要家长提醒,她才能放下。
尤其是22年有一段时间居家上课+暑假,我白天都不在家,她自己在家。整天就是抱着手机+pad。
我也曾经苦恼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知道强制没收手机这些方法肯定是不对的,治标不治本啊。人性就是你越不让他得到的,他就越想要。家长控制的越厉害,孩子对手机肯定越依赖。孩子总会长大,总不能上大学了,家长还看着不让用手机吧?到那时候成瘾停不下来,损失更大啊!
这一代孩子,他们是不可能规避电子产品的。家长强制隔离孩子和电子产品,一定也会给孩子带来其他的心理问题。因为孩子需要跟小伙伴融入,有共同话题。
如何能让孩子自己从内心里不想玩手机,或者说自己愿意控制玩手机的时间,这才最重要。
我秉承着不管好过瞎管的原则,不跟闺女在看手机的事情上拉扯。她愿意看就看,我时不时提醒她,看得时间久了,眼睛需要休息。
这样闺女可以大大方方的在我面前玩手机,我知道她玩什么游戏,看什么视频。因为互联网上的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太多了,闺女不躲着我,我还可以了解她在看什么,防止产生更坏的结果。
这个阶段,我和闺女达成了一种平衡。内心里她也知道多看手机不好,但是又总忍不住看起来没完。我尽量以身作则,自己少玩手机,希望能给孩子一些正面影响。
23年夏天,我们刚到美国。闺女那时候总喜欢在家待着玩手机,想跟她出门溜达溜达,要跟人家商量,看人家心情是不是愿意出门。尤其到了冬天,美国学校新鲜劲过了以后,她因为英文跟不上,压力最大的时候,闺女放学进屋就抓起来手机。
我也一度忍不住说过她,建议她回来补补课啊,这样可以快一些赶上英文水平。闺女说“我在学校听一天英语了,我就想回家看看视频,放松放松!”那一刻我突然理解她了,看就看吧,心理健康更重要,别给孩子整抑郁了。
后来,我才学习到,给孩子电子产品的时候,要同时教孩子管理电子产品,让孩子学会制定玩电子产品的计划,家长到时间提醒孩子。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学会如何跟手机和谐相处。不过,我知道这个方法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在她心情好,能听得进去我的看法时,向她输出:短视频带来的快乐是劣质的多巴胺,算法就是打造信息茧房,手机玩久了人会感到空虚无聊,研究手机的人控制世界,玩手机的人被奶头乐控制等言论。而且,必须点到即止,千万不能多说,不然人家会觉得我很啰嗦。
同时悄悄观察她的心理,闺女让我一直抱有希望的是,我知道她自己也想摆脱手机,她内心知道经常看手机不好。有这个火苗在,我就有希望有朝一日点燃它。
今年暑假,她第一次跟我说,感觉玩手机挺无聊的。
然后她就像开了窍一样,越来越正向发展。最近放学回家,有时候都不看手机了,一直跟我聊天。邀请她出门散步,她同意的时候也越来越多。而且,每个周末我们都列好要去玩的地方,她非常配合的出门。
甚至有一天回家以后,她从书架上拿出来唐诗300首开始给我读,一口气读了三分之二。时不时跟我交流一下,这首诗她为什么喜欢。有些感兴趣的字或者词,还要看看注释。
我觉得来美国这一年,是她能摆脱手机上瘾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这一年全新的生活,带给她前所未有的挑战。什么都听不懂,学校的规则跟国内完全不同,也没有朋友,闺女说自己整个碎了。但是,当她一点一点熬出来以后,碎片又重新融合成为更强的自己,让她非常有成就感。孩子的自尊水平提升上来了,自然就有了力量摆脱手机的控制。
作为家长,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做不到的,别要求孩子。咱们大人自己不也是没事就想看手机,尤其吃饭的时候。所以不能强求孩子一点手机都不看。我觉得看手机的时长,只要不影响健康,不损害大脑,就是可接受的。
现在基本上,只要我有时间陪她,她就可以不看手机。我忙的时候,她觉得无聊就拿起来手机。她主要是玩游戏和看推文。推文就是一些没啥营养的网络爽文。只要她看的不是不健康的,我还是秉承不管好过瞎管的原则,顺其自然,不予评价,暗中观察。
最近经常是闺女跟我说:“妈妈,别看手机了,跟我玩吧”!希望接下来闺女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更有乐趣的事情,在我忙的时候,也能自己玩,不要总费妈。
谨以此文,记录Lna同学在13岁摆脱手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