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2025-01-27 微观国际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每个优秀自律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用心托举、精心培育。

足够的爱和滋养,能给予孩子勇气,让他们兴致盎然地与世界过招。

——鹿妈

为人父母,你对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懂事听话有教养,是别人眼中学习的榜样;

从小成绩优异,未来毕业于重点大学;

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年纪轻轻事业有成;

兴趣爱好丰富,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教育孩子,陪他长大,我们事无巨细地操心,为此倾注了工作以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过程中,我们付出的越多,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也越来越多。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

《陪你一起长大》

莫言曾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每一个优秀、自律又上进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用心陪伴和精心养育。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在这6件事上用心管住孩子。而这些“良苦用心”,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管住磨蹭帮孩子实现蜕变式成长

每天早上都赖床,吃饭总是慢吞吞,写作业、做事永远拖拖拉拉……如果投票选出让父母最头疼的事,那“孩子太磨蹭”一定榜上有名。当拖延磨蹭的坏习惯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节奏,导致孩子经常在新学期开始或准备做一件事时,迟迟无法进入状态,降低效率。

严重的拖延,还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与负罪感,陷入自我否定、贬低的循环中,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但一味地催促,偶尔地吼骂,并不能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毛病,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

想要管住孩子的磨蹭,父母要做的,是先帮孩子正确认识时间,建立时间管理观念

,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什么时间应该写作业,什么时间可以休息玩耍。不为孩子大包大揽,不把孩子的事变成自己的事。当我们明确责任的界限,适当时让孩子直面、承担磨蹭的后果,

孩子直面教训,比听100次说教还有效。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小欢喜》

改掉坏习惯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困难和痛苦,父母不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爱,减轻孩子的抗拒性。在做得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一步步地蜕变成更好的模样。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管住依赖赋予孩子独立的灵魂

孩子对父母,有着与生俱来的依赖感。他们可能在喝水时喊妈,吃饭时喊妈,学习时喊妈,出去玩时喊妈……仿佛离开了父母的视线,就没办法做任何事。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慢慢长大,终将有一天离开父母的怀抱,独立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追寻精彩的人生。

如果摆脱不了依赖心理,就永远没办法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少年派》

《解锁父母智慧》一书中曾提到:“学会独处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管住孩子的依赖,我们要大胆地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比如独立地收拾房间,独立地阅读,独立地写作业……在孩子遇到困难向家长求助时,视情况给予言语上的鼓励还是行动上的支持。

把实践的机会交给孩子,即便会跌倒,也请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继续前行。

无论何时,都要告诉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当孩子从独立完成一件事中获得成就感,当我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会从脆弱变得坚强,才会拥有向未知探索、独当一面的勇气与不怕输的底气。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管住任性坚持爱与规矩并行

《规矩和爱》一书中曾说道: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

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就撒波耍赖;因为输了一场比赛,就乱发脾气;因为想玩,就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胡闹……当一个孩子在没有立规矩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养成的任性,不仅会让他缺少遵守规矩的意识,误入歧途,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甚至是伤害父母的行为,还将会因此而接受来自社会的更残酷、更严厉与更无情的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爱孩子与讲规矩并不是一道单选题。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会成怎样的人,在孩子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里都有迹可循。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少年派》

给孩子制定规矩,树立敬畏感,让孩子生活在规矩与界限分明的家庭中,在父母的正向引导、以身作则的榜样影响下,从小养成养成守规矩,懂礼貌的好品格。懂得什么行为是对,什么行为是错,做错了有惩罚,做对了会被表扬,未来他才会成为明辨是非、尊重他人、知礼明仪的人。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管住欲望帮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

心理学概念上,有一个叫【德西效应】,即: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换句话讲,父母给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学习的动力,但并不会真正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过度地追求物质奖励,孩子就会被无边的欲望迷住双眼。

不仅会忘记学习原本的目的,还会变得视野狭隘,把奖励和自我认知划上等号,认为“有奖励=我很棒,没奖励=我不好”,输不起放不下。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即便是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事事都毫无犹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放纵孩子的欲望,助长贪婪的滋生,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努力和珍惜。管住孩子不断膨胀的欲望,在该兑现奖励的时候,父母决不缺席;在不该满足的时候,父母也要用坚定的态度回绝孩子无理的要求,并给出合理拒绝的理由说服孩子。唯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成就今后更好的人生,而不是交换眼前的一份礼物,一顿大餐,他才会明白“先有付出后有收获”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奖励不是用来控制孩子的工具,而这一生,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奖励,就是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管住懒惰让自律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在《欢迎来到你孩子的大脑》一书中提到:

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响是智力的2倍。

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让他们坚持专注做事、自律生活的难度堪比“上青天”。如果没有父母及时的引导与行为的约束,孩子将会贪恋一时的安逸与放松,被内心的懒惰控制生活。不想学习就合上课本,作业写到一半就去看电视,不想看书阅读就拿起手机玩游戏……久而久之,当懒惰成为一种坏习惯,孩子更难以走向自律,拥抱优秀。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我们的婚姻》

管住孩子的懒惰,培养孩子的自律并非朝夕之事,我们常说,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能“忍”的妈。我们要忍住唠叨,忍住插手,忍住怒火,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有方法有态度地督促孩子每天按计划学习、生活。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

监督孩子的过程中,也别忘记以身作则,用他律促成孩子的自律。

当父母把自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长期坚持,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模仿,并默认约束与坚持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模样。

正如高考学霸杨晨煜的妈妈所说: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帮助他养成习惯;监督的过程很痛苦,因为你得时时刻刻盯着他。但定型之后,孩子未来的路会很好走。”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管住脾气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情绪

与开心、难过等情绪一样,孩子发脾气其实是一种本能反应。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说过:

“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

与大人不同的是,孩子因为不知道如何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正确消化、排解情绪。

所以,他们只能通过最不好的方式——发脾气,来向最爱自己的爸妈求救。

很多父母经常头疼孩子总是在自己面前闹脾气,但其实,孩子情绪表现最强烈的时候,也恰恰是情绪管理训练的最好时机。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影《我们的世界》

学着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坏情绪”,我们想要管住孩子的脾气,就要先教会他们认识每一种情绪,教会他们正确地表达想法,合理地排解压力与负面情绪。同时也别忘了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人,所以有话一定要好好说。

当孩子不再因为一点小事的得失而乱发脾气,当孩子能够做到不情绪化地解决问题,他们才会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向阳生长,变得足够坚强,足够勇敢。

人们常说,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家庭教育,不只关联知识,还关联孩子的性格、心理与价值观。

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向前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个选择与决定,都与父母对他从小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孩子的未来,注定由他自己去创造。父母的任务,就是在孩子恰好的年纪,用恰当的管教与督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亮。所以,为人父母,你对孩子抱有怎样的期待,希望孩子未来成为怎样的人,就请从小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吧!愿每位父母,都能找到养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做孩子最好的榜样;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与教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不畏与勇气,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与更广阔的世界过招。

*来源:小盒家长(ID:xiaohejiazhang01),小学生学习成长记录档案,免费学习工具、海量学习资源,全面解决家长在孩子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各种问题。*本文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microheadline.com
来源:https://news.yorkbbs.ca/detail/world/344ad35e-140e-445b-aeda-18533d8cd1da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