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2025-01-29 华人关注

华人老夫妇违规入境,

携带大量食品,

一个都没申报!

#01:

中国夫妇入境澳洲

带的全是违规物品

最近,Border Security更新了很多与华人和中国游客违规入境有关的视频,即便三令五申澳洲生物安全法非常严格,可是依然有人无视规定,认为自己可以蒙混过关。

殊不知,现在的澳洲海关,在升级了系统和检查机制以后,任何人都无处遁形!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这一对华人夫妇没有申报任何违规物品,但是在入境时,海关的X光机却发现了端倪。

他们的行李箱内全都是有机物的痕迹!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这对夫妇并不会任何英文,面对海关的问询,他们根本无法有效交流。不知是什么原因,现场并没有翻译存在。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重点在于,这对中国夫妇的入境卡片是中文的,不会英文并不是他们入境未申报违规物品的原因。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看一看他们的行李箱吧,打开之后,海关人员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里面是各种有包装和没包装的食物、食材...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在两人的行李之中,他们专门带了大量的姜,这个是澳洲非常昂贵的东西,或许两人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不仅如此,两人带的还是姜片,新鲜切好的那种,如果保存得当或许可以使用很久。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检查完两人的行李以后,海关工作人员也惊呆了,除了少量的衣物之外,行李箱内全都是各种吃的。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之前,这对夫妻也来到过澳洲多次,因为他们的女儿在这定居。或许这些吃的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带给女儿。

可是没有申报就是最大的违规行为。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border Security

#02:

入境澳洲这些不能带

大家整理行李千万要注意

那么究竟哪些东西是不能带入境的呢?

在这里再次带大家复习一下海关违禁品重点: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GOV.au

还有一些常见的违禁品包括:

A.蛋和蛋制品:所有全蛋、干蛋和蛋粉,和蛋制品。

蛋面,或者含有蛋(咸蛋、加工过的蛋和皮蛋)的月饼,咸鸭蛋、咸鹌鹑蛋,或者用鸭蛋、鹌鹑蛋制的皮蛋,含蛋的速食面、蛋黄酱。

B.乳制品:

除了来自无口蹄疫的国家的乳制品,其他的含成分超过10%乳制品的整个和制干的产品都是不被允许的。

包括三合一奶咖啡、奶茶和麦乳精、奶粉和含有乳制品的速食谷类食品;但是澳洲允许有婴儿跟随的情况下携带婴儿配方奶粉和新西兰乳制品。

C. 肉类制品:

所有动物种类的,包括新鲜肉、干肉、冷冻肉、熟肉、烟熏肉、咸肉、腌制肉或者包装肉,以及含有肉类的宠物食物。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图片来源:网络

D.活的动植物类,包括种子、果仁以及新鲜水果、蔬菜。

注意:以上物品一定不可以携带,是海关绝对禁止的!

还有一些物品是可以带入境的,但是需要在入境时进行申报。

中国夫妻入境被开箱 装满澳洲华人舍不得买的东西(图)

最后

不论如何,大家一定要切记,澳洲升级生物安全法以后,海关审核也更加严格,轻则罚款数千澳元,重则当场遣返,为了出行顺利,违规物品不要带,一旦携带必须申报!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microheadline.com
来源:https://news.yorkbbs.ca/detail/world/fda3f00f-4e28-484d-a644-c6e20619cf70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