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美国民主党在16年间掌控白宫长达12年,推动了包括“奥巴马健保”在内的多项重大政策,并在文化领域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著2024年总统大选逼近,民主党主导的自由主义时代或许将告终。《纽约时报》资深政治分析师柯恩(Nate Cohn)分析,即使民主党能赢得此次选举,美国政治环境已经显现出保守转向的趋势。
根据《纽约时报》与锡耶纳学院(Siena College)最新民调,拜登总统的支持率仅40%,只有28%的选民认为美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从历史上看,当总统和国家前景普遍不被认可时,执政党通常难以保住白宫。此外,民调也显示,在多数重要议题上,选民倾向于支持共和党,除了少数如民主制度及堕胎权的议题外,民主党处于守势。
此趋势不仅限于美国,全球多个发达国家的执政党都面临相似困境。自疫情爆发后的经济动荡和高通胀已使各国选民对执政党产生不满。柯恩指出,像英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家的执政党接连遭遇挫败,显示出选民对现状感到焦虑,急于改变。
美国疫情后的经济和社会不满,也对民主党产生不利影响。该党在疫情期间推动口罩和疫苗令、学校关闭等强硬政策,并倡导支持“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运动。然而,疫情结束后,这些政策却被视为包袱,导致部分年轻选民对民主党失去信任。
这种右倾趋势也反映在政党认同上,共和党的支持率首度超越民主党,选民登记的趋势也显示共和党的快速增长。如果没有川普的包袱,共和党很可能像1980年或2008年那样,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一场“改变”选举,从而对美国政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柯恩指出,如果川普获胜,最可能的解释是选民对民主党执政感到失望,渴望改变,而不是川普本身的个人魅力。如果贺锦丽获胜,那将证明川普在1月6日国会山庄骚动事件中的行为以及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决定,使他输掉了一场原本可以获胜的选举。然而,即使如此,贺锦丽的胜利也未必预示著进步主义的复兴。吊诡的是,如果川普再次当选,反而可能激起更强烈的反川普情绪,进而再次点燃自由主义的能量。
事实上,民主党正在逐步调整立场,以回应选民的保守转向。在移民、能源和治安等议题上,民主党开始采取更为温和的立场,试图贴近选民的诉求,甚至连贺锦丽也必须放弃先前支持的禁水力压裂法(fracking,用于页岩油开采)、全民医保等政策。随著选民对高物价、不安全感等议题的关注,民主党不得不在政策上逐步向右靠拢,以回应国内需求。
柯恩认为,无论这次选举结果如何,长达十馀年的自由派优势或已步入尾声。历史学家日后或许会将2024年视为美国政治中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