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川普将正式上任,开啓他时隔四年后的第二任期。
从正式赢得大选到就职典礼,有3个多月的过渡期。对于他的老对手中国来说,这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准备期。
“很多人还用‘不确定性’来解释川普,其实经过他的第一任期,行为模式、执政理念、性格特点,外界已经非常清楚了。”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向BBC中文表示。
李成曾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首位华裔主任。他认为,川普一以贯之的确定性有两点:一是希望通过增加关税来促进制造业回流,并减少美国中产和民企的税收;二是保守的移民政策。除了这两点,其余都可以交换和谈判。
如果梳理中国应对川普上台的准备,不难发现,也是基于这些“确定性”,但中国的准备能有多大的作用,能否成功应付这个特立独行的对手,还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和分析。
准备一:扩大内需,刺激经济
这一策略开啓于2024年9月底10月初。当时,中国推出的经济政策不仅非常密集,而且有着明显的风格转向。
密集在于,从央行、证监会、住建部,再到发改委、财政部,接连召开发布会,用一连串刺激政策不断打消民众疑虑,直至股市一度开啓连涨模式,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成交量连续打破纪录。
一个意外的例子是,央行推出了在中国从未出现过的全新刺激工具,允许银行贷款给企业,用以回购自己的股票,这与中国过去施政风格截然不同,此前中国政府更倾向于投资基础设施或者补贴制造业,而极力避免经济“脱实向虚”。
这种刺激风格转变的背景在于中国经济的底子已经不一样了。2017年川普第一任期上任时,中国的经济增速为6.9%。
然而在疫情之后,中国经济持续下滑,居民信心不足,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低迷,中国经济被描述陷入了一种负反馈循环。
简而言之,老百姓信心不足,导致消费减少,企业相应地收入就下降,不得不降本裁员,这进一步加剧了老百姓对就业不稳定的担忧,于是信心更加不足,从而采取更多的预防性的减少消费的行为,社会总需求进一步降低。
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经济持续下滑、信心不足、资产价格低迷在中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它们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而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高领导人的底线。
川普上任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经济震荡,相比于2017年中国经济还比较强劲的时候,当前深受地产泡沫破灭和就业低迷困扰的中国经济,面对这种震荡时,更加脆弱。
李成梳理了中国应对美国的不同阶段——习近平刚上台,跟奥巴马见面时,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美方初期态度较好,很遗憾最后没有实现;经过川普时代,中方提出了“双循环”,把国内经济循环变成重点;还强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认为是指东升西降,中国要挑战美国,但如今中国甚至连“G2”的概念也不提了。
李成表示,中国需要调整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比例,需要调整贸易的结构,扩展国内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以此来应对美国的冲击,因为从川普的贸易战到拜登的脱鈎断链,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准备二:稳定贸易,囤积黄金
“对于未来的关税,应该做好准备,迎接更加保护主义的做法。”经济学人智库(EIU)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志昂也认为,川普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改变主意,但关税——特别是对中国的关税——是过去十年中从他身上看到的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关键领域之一。
对此,中国最显著的准备是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到今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跌破7.3大关,创下16个月新低。
这种贬值,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力,从而可能预防性地抵消美国对中国商品施加的关税影响。
此外,在金融方面,中国采取了一增一减的策略。
减持的是美国国债。中国长期以来是全球美债的最大持有者,最高点在2013年11月,持有量达13167亿美元。到川普赢得大选时,中国持有的美债已降至7600亿美元,创下15年来最低,比最高点减少了40%。
中国同期还在大量囤积黄金。
整个2023年和2024年,中国都在买入黄金,中国央行在24个月内增加了16.6%的黄金储备。此外,中国还通过一系列隐秘交易购买黄金,实际增加的储备可能更大。
川普当选前的6个月,中国完全没有购买,按兵不动,而川普当选之后的几个月,中国突然开啓了连续的增加模式,每月都在增加黄金的囤积。
徐天辰指出,中国此举显然是为了减少对美国国债市场的直接风险暴露。特别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可能让中国意识到,一旦发生极端冲突,中国在海外的金融资产将面临重大安全隐患。
中国的学者余永定也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有序减持美债,是基于对美元武器化这一风险的考虑。
准备三:外交领域,修复关系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川普当选后,中国也同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日本,开始修复长期低迷的双边关系。
从2012年夏天开始,中日关系经历了保钓、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反日游行以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多起事件。
2020年原本要进入修复期,但新冠疫情来袭,习近平取消了这次重要的访日行程。这次关系回暖的契机最后被多个事件破坏,比如安倍晋三的下台和遇刺,日本核废水排放,以及在中国发生的多起针对日本学童的袭击事件。
今年10月,日本迎来新首相石破茂,他赴美参加APEC和G20两场峰会,并与习近平会谈。两人会面时表示,希望建立一个稳定和建设性的双边关系,并特别提到以此来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此后,日本派遣外相访问中国,为两国元首的互访进行铺垫。
香港中文大学学者堀内彻认为,石破茂是在应对即将到来的川普政府带来的冲击,同时寻求经济利益并降低风险,因此与中国进行关系修复。但中日关系的主轴始终是美国。如果川普对中国施加多种不同类型的压力,并期望日本以类似的方式跟随,那么中日关系将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和日本当前改善关系更多是应对川普而进行的战术性地改善,而非立足长远的战略性的改善。”堀内彻表示。
此外,中国最近也与印尼进行了外交互动。
印尼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国,也是东盟第一大国。东盟现在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夥伴,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6%,美国市场占比14%。在川普第一任期的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占自己出口总额19%,东盟只占12%。美国市场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明显。
然而,在中国的外交努力下,是否意味着川普2.0时代西方团结一致遏制中国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呢?还是说各国在川普的极限施压下,会加码对中国的遏制?
“两种可能性都有,但在早期,破坏盟友关系的可能性大一些。”李成表示,拜登的时代,搞同盟关系,把其他国家都推到另一边,这使得战争的风险在上升,这是极其危险的。但川普时代,他经常说一套做一套,造成各个方面发生错误判断,最终制造一片混乱,也很糟糕。
李成认为,美国两党对此都没有提出好的解决方案。
准备四:台海军演,等待交易
2024年8月7日,台湾士兵在台中沿海地区进行实弹火炮训练,使用的是美国M109自行榴弹炮。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川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台湾问题迅速升温。他在任期间共进行了11次对台军售,成为自中美断交以来对台军售最多的美国总统。其中包括向台湾出售最新型的F-16战斗机。川普甚至在任期的最后两周仍在打台湾牌,解除了美国与台湾之间所有自行设置的往来限制。
“川普重视的不是盟友,而是怎么样带领更多的‘小弟’,所有的人都必须要配合他的政策来面对中国。”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此前向BBC中文表示,过去民主党以“结合盟友”的方式来制约中国,在亚太地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合作抗中的色彩鲜明,东亚战略更多依赖多边合作来对抗中国;而在川普时代,双边利益交换则成为合作的主要导向。
川普在竞选期间直言台湾应为美国的国防支付保护费,并指责台湾窃取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大选获胜后,当被问及是否会承诺军事协防台湾时,川普表示“我永远不会这么说”,并强调需要在谈判中保持灵活性。他还声称,如果中国真的进入台湾,将对中国征收150%至200%的额外关税。
事实上,中国在川普当选后持续加强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和打击能力。例如,12月9日进行了大规模军演,被认为是自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活动。12月底,中国对美国7家参与对台军售的企业实施制裁。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还“秀肌肉”,试飞了第6代战机,并展示了055型导弹驱逐舰。到了1月2日,新年第二天,中国在台湾周边进行了联合战备警巡。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些因素叠加,有观点认为,如果川普实施更具侵略性的贸易政策,同时在台湾问题上保持灵活身段,中国可能会在贸易等问题上做出让步,以换取在台湾海峡更大的核心利益。
李成认为,川普的真实想法可能确实是台湾并非美国的核心利益,因为他一以贯之的关注点是关税和移民,他现在的好朋友马斯克还在说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实现在美国的政治语境已经不允许讲这种话了,“问题在于如果川普真的要交易台湾,他将面临极大阻力,不仅来自民主党,也来自他极度反华的执政团队,以及美国民意”。
综合来看,中国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准备,能否应对川普的当选?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相比于川普的第一任期,中国此次的准备更加积极,但仍无法完全抵消其影响。有机构预测中国实际增长将在2025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在具体的利益得失上,专家的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混乱将成为未来一年中美关系的主轴。
“与川普第一任期相比,中国肯定更加积极地应对第二任期可能带来的冲击。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吸取了教训。”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分析师李子谦认为,中国政府的刺激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压力,但不会完全抵消。预计中国2025年GDP增速将降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