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勋传”中文版将于20日在台上市,书中揭露AI芯片大厂辉达(NVIDIA)创办人黄仁勋形容辉达和英特尔的关系就像汤姆猫与杰利鼠,“他们一靠近我们,我就拿起芯片赶快跑”; 话虽如此,当时面对巨人英特尔的黄仁勋,却未曾动摇一步步壮大的决心。
黄仁勋早就深信英伟达可以动摇英特尔的霸主地位,有朝一日,英伟达可能比英特尔还大,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实现。 中央社取得授权,与您分享部分内容。
走上平行运算之路
柯克和黄仁勋都具备精湛广博且了不起的技术专长,但也同样工于心计。 在绘图芯片领域,当英伟达终于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初创企业都倒闭了。 黄仁勋嗅到机会,在办公室白板上列出所有竞争对手,并且在和柯克商议后,锁定每间公司最优秀的两、三名工程师,想办法挖角。
柯克还记得,他在一场商展上展示Riva 128给竞争对手看。 那位工程师看到产品性能,自叹弗如,当场竖起白旗。 “不到几天,我们就把他找来了,这么做等于是将那间公司置于死地,对吧?” 柯克说:“因为,你也知道,我挖走他们的大脑了。 “这个文质彬彬、看起来像教授的人有着掠食者的本能。 “其他新创企业的天才都加入我们的阵营,当我们迎头赶上愈来愈多小公司,剩下的公司也就愈来愈难以生存下去。”
1993年黄仁勋在丹尼餐厅勾勒事业蓝图时,设想要和众多竞争者共享巨大的市场。 到了1998年,他想要吃下一整个市场。 “这个领域仍有四十间公司,”黄仁勋对柯克说。 “五年内,只会剩下三间公司:一个具有主导地位的大公司、一个在后面苦苦追赶的老二,以及一个想要颠覆前两者的小公司。” 黄仁勋想要成为那个主导者。
尽管黄仁勋似乎很适合这个角色,但他一开始并不是天生的企业家。 他没受过正式的商学教育,有时候连基本的会计概念都搞不清楚。 “一开始有很多事情他都不懂,”辉达董事田屈•卡克斯说。 但是,他可以学,而且他真的非常好学。 为了自学,他认真阅读所有重要的商业书籍。 “他从来不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一位员工告诉我:“那里是他的书房,书满四壁,都是商业书。 ”
从文学角度,甚至从大众市场来看,黄仁勋并非博览群书之人。 硅谷人喜欢的书,像是艾茵•兰德(Ayn Rand)的《源泉》(The Fountainhead)、艾萨克•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系列(Foundation),以及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的《银河便车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他一本都没看过。 事实上,黄仁勋告诉我,他完全没读过科幻小说,只记得自己满喜欢的小说家是保罗•科尔贺(Paulo Coelho)。
他对商业书却是如数家珍,相关知识渊博如百科全书。 德怀特•迪尔克斯说,黄仁勋曾和一名主管就辉达产品的定价争论不休。 “那个人是企管硕士,但没读过任何和订价有关的书籍,”迪尔克斯说:“但黄仁勋可能已经读了十到十五本。 “吵到一半,黄仁勋叫停,要这位企管硕士列举他最喜欢的三本关于订价的书。 那人支支吾吾,一本都说不出来。 黄仁勋说出他最喜欢的三本,告诉这名主管,等他读完,再来讨论。
黄仁勋最喜爱的商业书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雷顿•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 写的《创新的两难》(The Innovator's Dilemma)。 这本1997年首次出版的书使“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一词广为人知,描述老牌企业如何输给新创企业。 虽然“破坏”这两个字因为过度使用而变成空泛的流行语,原始资料仍值得回顾。 在克里斯汀生的模型中,小公司可以锁定大企业忽视的利基,服务小众、利益比较小的客户,从而侵食市场。
克里斯汀生在书中描述的破坏性创新者不一定是高科技公司,他举的例子包括废金属回收商与液压挖土机制造商。 最典型的破坏者是本田,1960年代初期,这间公司在美国推出的本田小狼摩托车风靡一时,青少年趋之若骛。 摇滚乐团海滩男孩(The Beach Boys)甚至为它写了一首歌。 像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这样的大企业,根本不把越野摩托车市场放在眼里,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宁可贩售凯迪拉克给有钱的生意人,也不想卖本田小狼给海滩男孩成员布莱恩•威尔森(Brian Wilson)这样的年轻消费者。 但是,正因为通用汽车小看摩托车市场,本田才有成长茁壮的机会。 本田渐渐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制造小型车,从低端市场蚕食美国汽车产业。
克里斯汀生发现,企业要提升获利能力其实比降低获利能力更容易。 想要降低获利,就得刻意制造品质较差的产品来缩减利润,如此一来,往往投资人会不满,公司主管也会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 接着,克里斯汀生提出他最历久弥新、也最违反直觉的建议:“有时不听客户的意见是对的,投资性能较差且利润较低的产品是对的,瞄准小众市场而非大众市场也是对的。 “这是大众媒体讨论”破坏性创新“这个时髦术语时经常会忽略的重点。
克里斯汀生是摩门教徒,身材高大,极度平易近人,曾是大学篮球校队成员。 黄仁勋很崇拜他,读了他写的每一本书,也要求管理团队读《创新的两难》,甚至聘请他担任顾问。 为什么升阳、视算科技等大企业不愿意投资个人电脑游戏的硬体? 关于这个问题,克里斯汀生是第一个真正解释明白的学者。 他认为,不是因为这些大企业讨厌游戏玩家,而是因为和工作站相比,游戏硬体的利润太低。 而且,不管产品成功与否,这些游戏玩家一开始就对公司的利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把个人电脑游戏的市场让给辉达,是那些工作站大厂犯下的致命错误,就像通用汽车在几十年前无视本田。 辉达就像是贩卖低利润产品给青少年的本田,如果这个类比成立,明天辉达或许就会超越升阳和视算科技的工作站事业。 有时,黄仁勋甚至会对核心主管团队说,辉达可能动摇英特尔的霸主地位; 当时英特尔可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同时,辉达在英特尔的地盘上采取撤退战略以求生存。 “直到今天,我们都不跟英特尔竞争,”黄仁勋在2023年描述,辉达和英特尔的关系就像汤姆猫与杰利鼠。 “他们一靠近我们,我就拿起芯片赶快跑。” 根据克里斯汀生的理论,辉达应该贩卖一些英特尔不会想做的另类产品,瞄准英特尔不想服务的客户。 “黄仁勋那时就告诉我们,有朝一日,辉达可能比英特尔还大,”柯克回忆说:“这只是策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