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色列情报,伊朗正准备在未来几天内经由伊拉克领土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可能会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采取行动。一位以色列军事人士透露,以色列对伊朗可能发动的无人机和弹道导弹袭击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如果伊朗与以色列之间当前的相互威胁升级成为现实,这场战争将带来什么后果令各方都感到焦虑。
伊朗最高领袖的高级助理戈拉姆侯赛因·穆罕默迪·戈尔帕耶加尼(Gholamhossein Mohammadi Golpayegani)星期四(10月31日)在接受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将为以色列准备“一次猛烈的回击”。
戈尔帕耶加尼提到的“回击”是针对以色列10月26日对伊朗的空袭。卫星图像显示,以色列的攻击目标包括伊朗的防空、导弹、无人机生产和无人机发射设施以及一个军事综合体。
伊朗革命卫队副司令阿里·法达维将军(Ali Fadavi)向伊朗媒体确认,伊朗将进行反击,称“对犹太复国主义者侵略的回应是确定的。”
伊朗的报复时间尚不明确。一些伊朗官员表示,袭击将在11月5日美国总统选举之前进行,而另一些官员则认为报复可能会在大选投票后进行。
以色列情报分析人士表示,伊朗确实在筹备行动,但这些行动可能不会从伊朗本土发起。
据Axios新闻网分析师巴拉克·拉维德(Barak Ravid)报道,伊朗可能利用其在伊拉克的民兵或代理人发动攻击,以此限制以色列的反击。
2024年10月26日数声爆炸声后伊朗首都德黑兰全景。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兹·齐姆特博士(Raz Zimmt)解释道:“这并不一定会减少伊朗的风险,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加以限制。”
“如果伊朗的袭击是由驻伊拉克的亲伊朗民兵发动的,以色列要合理化进一步攻击伊朗,特别是石油和核设施,难度会很大。”齐姆特补充道。然而,不论袭击来自何处,反击的强度将取决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反应力度。
本星期早些时候,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赫尔齐·哈列维(Herzi Halevi)警告伊朗不要采取反击行动,威胁称将“重创伊朗目前被放过的能力和地点。”哈列维暗指以色列有能力瞄准伊朗的核设施。
前以色列副国家安全顾问、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克·弗雷利希(Chuck Freilich)表示:“以色列上次的袭击主要集中在军事设施上,尤其是防空系统和导弹。”不过,下次以色列是否会遵从美国的要求避开核设施,或者美国是否还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尚无定论。
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今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包括多次针对高级人物和战斗人员的定点清除、数百次弹道导弹袭击、数千次火箭弹、无人机和空袭,冲突范围涉及以色列、伊朗、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的领土。
分析人士称,这场战争已进入关键阶段。
弗雷利希推测道:“以色列向伊朗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回应或回应不强烈,我们可以结束这一切。’”目前决定权在伊朗手中。如果伊朗的回应力度足够强大,以色列可能需要再次反击。
这一切将取决于伊朗回应的力度、打击的目标以及伤亡人数。
伊朗正面临深刻的两难困境,齐姆特解释道:“不作为传递的信息是伊朗领导人接受以色列的攻击,而这是伊朗无法承受的。”然而,采取行动并冒险引发下一阶段以色列可能袭击核设施和石油设施的风险则是另一个考虑。
根据齐姆特的说法,伊朗正面临一场合法性危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维持其意识形态基础的支持。如果这种支持受到威胁,伊朗可能会选择冒险进行报复。
以色列的主要盟友美国不鼓励以色列在10月26日攻击伊朗的核设施和石油设施,但美国仍提供支持。
为应对伊朗的袭击威胁,美国在10月底向以色列部署了萨德(THAAD)反导防御系统。今年9月,以色列宣布获得美国提供的87亿美元援助,以保持其在该地区的军事优势。
伊朗的关键盟友在当前关键时期显得不太积极。
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而面临全球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正在努力应对困境。伊朗的中东代理人因以色列的打击和暗杀而遭受重创。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非常驻研究员图娃·格林指出:“中国在这场冲突中并非关键角色。”
格林指出:“如果从经济层面仔细分析数据,结论是不过如此而已。中国的帮助可以让伊朗不至于因制裁而崩溃,这也不错,有助于避免更多的地区动荡。”
“但伊朗人认为中国在利用他们,从言辞上表现强硬,却缺乏实质行动,”格林解释道,“这种关系因石油而失衡——中国以大幅折扣获得伊朗的石油。”
格林还指出,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中存在“非常有限的信任。双方都清楚,由于伊朗受制裁,伊朗对中国的依赖度更高。然而,中国的投资并未流向伊朗,而是进入了海湾地区。”
根据格林的分析,伊朗学术界充满了对中国支持缺乏的失望评论:“学者们评论说,中国和俄罗斯在战术上有些重要,但在战略上无法依赖。”
在与以色列关系冷淡一年后,中国外长王毅与以色列外长伊斯雷尔·卡茨(Israel Katz)在10月通了电话。自从去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武装袭击事件后,中国的反应一直令以色列感到失望。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宣布两国关系出现实质性转变之前,还需更多持续的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