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50条海底电缆 承载95%数据流量
海底电缆主要的功能是电信或电力传送,是网络的重要支柱,在全球通讯和国际安全中扮演著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做为全球网络的命脉,不只台湾,各国都将其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关键基础设施,如何保护海底电缆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根据研究机构Dgtl Infra数据,全球有约450个海底电缆系统,总长度超过85万英里,承载了全球超过95%的数据流量。然而从俄罗斯到中国及其他国家与组织,近期多起事件显示著,这关键基础设施正成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的目标。
海巡署、中华电信1月4日证实,台湾位于基隆港外海的国际海缆遭喀麦隆籍“顺兴39号”(Shunxin 39或Shunxing 39)货轮拖断,外界质疑这是中国权宜船“挂牌肇事”,此事件也引发台湾舆论讨论。
据了解,2023年2月,两条服务马祖的海底电缆遭破坏,导致通讯中断数周,岛上1万4000居民无法上网。
其实各国也都会出现同样问题,去年11月中旬,波罗的海两条关键通信电缆接连遭到破坏。其中1条是连接德国与芬兰的C-Lion 1海底电缆,另1条则连接瑞典与立陶宛的Arelion电缆。
《德国之声》指出,当时中国货船“伊鹏3号”恰好在相关区域航行,因此成为怀疑对象,但后来瑞典检方要求登上中国货船“伊鹏3号”进行调查的请求未获中方批准。
根据研究机构Dgtl Infra数据,全球有约450个海底电缆系统,总长度超过85万英里,承载了全球超过95%的数据流量。示意图(路透资料照)
海缆系统是网络的重要支柱。施工示意图。(资料照)
英国主导欧洲10国启动“北欧看守” 保护海缆
此外去年12月27日,芬兰因爱沙尼亚2号海底电缆(Estlink 2)遭破坏,扣押了一艘疑似俄罗斯“影子舰队”的船只,对此北约秘书长回应,将加强在波罗的海的军事力量。
不只台湾,各国都会出现海底电缆遭到破坏问题,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条海底电缆因各种原因被切断或中断。由于是在光纤外包覆绝缘材质铺设在海底深处,所以并不如钢筋水泥般坚固,遇到地震、台风等导致海象变化都会影响海缆的寿命与使用,除此之外拖网渔船、抽砂船、船锚等也都会影响到海底电缆。
在美国,美国海军前情报官哈金斯(Jeff Huggins)就指出,海底电缆的脆弱,对于美国国家安全和全球商业带来的危险。
海缆可以说是战争最前线,美国在2020年4月发起维护5G安全的“干净网络”计划,并于同年8月将范围扩大涵盖各种电信服务、应用程式市集(App Store)、云端储存、海底电缆等广义通讯服务范畴。
在欧洲,英国2021年3月宣布要打造防护海底电缆的“监视船”,据了解,这个沿海巡逻船,配有15名船员、收集数据用的感测器以及自主水下无人机,主要任务除了保护英国的海底电缆以及天然气管线之外,也能支援其他包含在北极等地的防御性任务。
此外由英国主导的欧洲10国远征军联合部队(JEF),1月初启动“北欧看守”(Nordic Warden)任务,在波罗的海、英吉利海峡等战略关键水域,透过人工智慧(AI),在不需投入庞大资源的情况下,监测大面积海域,并执行威胁预警通报。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条海底电缆因各种原因被切断或中断。示意图(法新资料照)
中国为切断海缆 申请专利
类似的合作还有“四方电缆连结与韧性伙伴关系”(Quad Partnership for Cable Connectivity and Resilience),由由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国组成,透过强化基础设施开发、保护措施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强化各自监测、保护和修复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
此次基隆港外海的国际海缆遭破坏,续网友也挖出,中国先前曾申请专利“一种拖曳式海底电缆切割装置及其电缆切割方法”(CN111203499A),并批中国为了切断海底通讯电缆还特别申请专利。
杜奕瑾建议 自动侦测刻意在海缆上反复运行船只
PTT“创世神”杜奕瑾就撰文建议,除了增强海巡、发展韧性网络,还有4点可以实施,包括“未来在海缆部署、要利用地形,比如走可以保护的海沟、或深水区域”、“自动侦测刻意在海缆上反复运行船只。不正常的途径跟速度都是可以侦测得出来”、“拒绝多重国籍刻意隐藏路线的船舰靠岸”、“灰色战争纳入海巡演习,国际合作、在有事故发生要能第一时间扣船检查相关设备”等。
海底电缆可以说是现代全球通讯的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海底电缆面临的威胁不仅限于物理破坏,也包括监控与数据操控的风险,如何保护海底电缆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保护的关键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