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650年前的刘德华在为朱元璋烧砖 已经找到6块了

2025-01-22 微观国际

据陕视新闻1月20日报道:南京城墙博物馆里有一块著名的“刘德华”砖。朱元璋定都应天,修建应天城的时候,动员了当时江南各地几百万军民一起造城墙砖。为了保证质量,每一块城墙砖上都有铭文,确定这块砖可以追溯到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刘德华就是当时给应天城造砖的一位普通人。

650年前的刘德华在为朱元璋烧砖 已经找到6块了

来源:陕视新闻

这块砖上的一侧铭文写到:瑞州府提调官通判程益司吏艾诚 上高县提调官县丞吕翊司吏赵用宾。另一侧铭文:总甲黄原亨 甲首刘德华 小甲简文华 窑匠晏文叁 造砖人夫刘德华。

从铭文可以知道,当年造砖人正是“刘德华”,他是明初瑞州府上高县人,在城砖烧制中既扮演了“甲首”的角色,又是“烧砖人夫”。

650年前的刘德华在为朱元璋烧砖 已经找到6块了

来源:海峡都市报

“甲首”是明城砖烧制中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在其名下辖若干“小甲”;“烧砖人夫”又称“造砖人”“人夫”“人户”,是直接参与烧制城砖工役的普通百姓,他们要承担取土、过筛、搅拌泥土、装坯、制印、晾干、装窑等繁重的体力劳动,是明城砖责任人中最底层的劳动者。

据报道,目前已经找到了6块刘德华造的城墙砖。从这块砖上,不但能看到全国各地在建设南京城的工作中做出的贡献,也能看出“劉”字在明初就已经写作简体字“刘”了。

650年前的刘德华在为朱元璋烧砖 已经找到6块了

来源:陕视新闻

六百多年前,“刘德华”烧制的城砖成了博物馆的“顶流”。这个刘德华可不是我们现在的“华仔”,而是明代的造砖人夫刘德华。

撞款的名字,“德华”有什么魔力?这就要从“德华”二字的寓意来说了。

德华出自宋代范仲淹《今乐犹古乐赋》:“盖在乎君臣交泰,民物兹丰。和气既充于天下,德华遂振于域中。实万邦之所共,谅百世之攸同。”

德华意为仁德的光华,指宽广流布的仁德。

650年前的刘德华在为朱元璋烧砖 已经找到6块了

来源:安徽商报

君子以厚德载物,同款名字的两位“刘德华”,在不同时空专注着自己的热爱,又因“名字”奇妙交汇。

“600多年前刘德华造的砖”,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物勒工名”制度。

“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问责制,起源很早,是古代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不仅刻印下自己的名字,古代工匠还通过城砖,悄悄写下自己的心声,跨越时光,被今天的人们读取、感受。如有城砖上书“每日白汤饭”五个字。明中都建造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工匠,建造过程漫长而艰辛。

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介绍,这块城砖上的字样应是工匠对艰辛生活条件的“吐槽”,后来被悄然砌入凤阳城墙。

极目新闻综合陕视新闻、河南卫视、安徽商报、海峡都市报、南京城墙博物馆官网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microheadline.com
来源:https://info.vanpeople.com/1664671.html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