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春节申遗成功 人类非遗再添中国文化瑰宝

春节申遗成功 人类非遗再添中国文化瑰宝 枫夏奇观文化传媒 2025-01-10



春节申遗成功 人类非遗再添中国文化瑰宝

春节申遗成功

人类非遗再添中国文化瑰宝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晚,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5日晚,会议又审议并通过中国“羌年”等三个非遗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申遗成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且象征着团圆和希望的节日,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它基于中国人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习俗仪礼、技艺与知识,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遗产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修养,促进家庭和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和文化创造力提供了持续不竭的动力。



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就开始着手推动春节申遗工作;2023年3月31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提交了申报材料;同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整个过程历经两年多的时间。


从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到申遗成功,足以证明春节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



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论是对于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还是对于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来源:央视网)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更多推荐